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月十五日下午,山东卫视和新浪的朋友邀请我参加一次采访,作为新浪博客的客人,我参加了采访台湾记者张平宜女士的节目,也当面和她进行了交流。张平宜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候,回忆到了12年前的那一幕,张平宜记忆犹新:“一位麻风病的老人,曾经三次自杀,我和他见面后他仅仅提出想要一片止痛片,但是我还不明白是什么止痛片,最后他还是自杀了。见到那些那么可爱的小脸,我当时就想,我要盖个学校,要让这个孩子坐着上课。”这位台湾女记者没想到,她和一群台湾爱心人士,从此会和四川麻风村结下不解之缘。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张平宜
张平宜(后排中)与大营盘小学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金黄的油菜花地与镜子般的水田相间,高大挺拔的青摩树绕着坝子河,蓊郁苍翠;青瓦房三两一簇,宛如青山绿水的点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大营盘这个秀丽的小乡村,但如画风景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大营盘早年是麻风病患者隔离聚居地。虽然现代医疗技术发达,治疗麻风病很简单,凉山州十几个麻风村也更名为康复村,但外界的误解和歧视仍在,多年来,村民们出村买油盐都会遭到辱骂。读书,对很多麻风村的孩子来说,更是奢望。我在节目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问她:“你了解麻风病吗?假如你的手恰好破了,这时候一位麻风病人摔倒在你面前,你会将他扶起来吗?”张平宜回答,“我不怕”。“因为我当时也不完全了解麻风病”。我笑道:“那你现在有可能是一名麻风杆菌的带菌者了,因为麻风病最长潜伏期可以到十年左右。”张平宜一笑,跟着说,“有可能”。在场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因为张平宜本身就是记者,所以她知道应该怎样面对提问。

  1999年,台湾记者张平宜有机会到云南、四川等地麻风村考察,看到那些目不识丁的孩子,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张平宜,心被深深刺痛:“麻风病人会随时代凋零,这些正在长大的生命,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在台湾,张平宜关注社会议题,采访过台湾的麻风病患者,认为麻风康复村需要的不是医疗康复,而是社会康复。一次偶然机会,张平宜来到大营盘小学。这所凉山州当时唯一的康复村小学,只有两间破旧的教室、一名代课老师。在那里,她第一次看到波波,并为康复村的孩子们许下心愿。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张平宜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张平宜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张平宜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张平宜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张平宜



  起步千辛万苦,朋友送的漂亮蜡烛,被张平宜用来筹集第一笔善款。圣诞前夜,她在台北一个教堂外,冷风中苦熬一晚,却没开张;第二天再出发,站了一晚,只卖出一份蜡烛……张平宜的执着感动了朋友、同事。在他们的帮助下,几位台湾明星助阵义卖,一晚便募得60万元新台币。还有朋友送来库存商品,“电蚊拍、洗发水等等,他们捐什么,我就卖什么。现在我的蜡烛还够卖十年。”说起当年事,张平宜大笑。

  2002年,张平宜用募来的30万元人民币修建起大营盘小学新教室、新的生活用房,之后她辞去工作,在台湾成立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负责大营盘小学每年20万元人民币的运营费用及其它扩建费用。因为山上没有水,张平宜花钱接来了自来水管,每个住校的孩子一定要定时洗漱,我看到短片中孩子们在在从未见过的喷头下沐浴,他们快活的的在水中嬉戏。在村里如果你看见谁的家里有着整齐的洗漱用具,不用说,一定是学校的学生。如果走进学校的学生宿舍,你会看见整齐的军事化的学生床上和摆设整齐的被褥。

  白墙青瓦的教室,垂柳依依的校园,新学校映亮了大营盘孩子们的眼睛。听说可以上学,14岁的药布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辍学8年的布都重回校园时已经做了爸爸,5岁的儿子是他的同学。大营盘小学的那一班,有父子兵、有兄妹档,还有邻县麻风村的孩子。

  张平宜想把学校建成麻风村孩子的希望家园,“在受到外界排斥时,这是个避风港。”她请来台湾医生,为那些骨瘦如柴、肚大如鼓的村童义诊。新学校开办了免费营养午餐,第一次看到小小的孩子一顿吃掉四大碗白米饭,张平宜这位台湾妈妈,不禁潸然泪下。一年暑假,张平宜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从台北带到大营盘,招呼学生:“开放儿子给你们摸,看看什么叫又白又嫩,你们都要长成这个样子!”学生们还真的一一上来摸。

  最仁慈的母亲也常是最强悍的。在“抢”学生大战中,张平宜以凶悍闻名。大营盘很多父母没读过书,认为孩子会写名字就可以了。村里还有早婚的习俗。一个四年级女生,父母想让她退学结婚。张平宜严正地告诉他们:如果退学,就把孩子上学4年的所有费用都赔回来。招数虽“狠”却有效,孩子得以留在了学校。

   37岁的拉吉是4个孩子的爸爸,他最骄傲的是两个女儿成绩优秀,几乎年年获得奖学金,“上学读书还有钱拿,简直不敢相信。”拉吉女儿获得的是专为大营盘小学设立的“乐生奖学金”,每年每人100元至500元人民币不等。乐生疗养院是台湾第一所麻风病疗养院。张平宜曾去采访,深知老人们曾经孤悬于世的痛苦,“当年他们的孩子都是带出去抚养的。每月,孩子们会被带来站在台上,父母在台下看。因为怕传染,咫尺天涯,却不能拥抱。我告诉乐生的老人们大营盘孩子的故事,他们都很愿意捐钱,最低100块新台币,也有的捐1000块。”

  每年总额7000多元人民币的乐生奖学金数额不多,却是一份沉甸甸的关爱,对生来就背负麻风烙印的孩子们更是知心的慰藉——拉且十几岁时去买文具,路过邻村,邻村孩子站在路边骂,“我们低着头走过去,不敢反抗,回来时,他们还等在那继续骂我们。”沙马第一次上学只上了几天,“他们说我爷爷有那种病,我不喜欢被说来说去。”

  2005年7月,大营盘小学迎来了建校19年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典礼隆重、热闹又悲情。乐生疗养院的阿梅现场颁发奖学金,并用亲身经历勉励孩子们,不惧歧视,创造自己的命运。与此同时,张平宜询问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孩子们可以到哪里念中学,“张阿姨连问两三次,他们都保持沉默。”拉且说。直到9月,经地方政府努力,16个毕业生终于到新民中学就读。

  从大营盘到新民中学来回近三小时山路,要穿过一条湍急小河。山里的孩子身手矫健,仍常有落水者,湿淋淋地跑进学校。张平宜又开始酝酿中学梦。2006年10月,用近一年时间募到400万元新台币,张平宜兴冲冲来到普格县。不料,原来允诺提供土地的普格县因领导班子异动,计划搁浅。听到这个消息,被追被打都没掉过泪的沙马哭着问:“张阿姨,他们是不是嫌我们是麻风村的孩子?”2008年,一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拔地而起。专为康复村孩子就读的大营盘中学,将于2011年秋季正式招生。希望有一天康复村的孩子完全融入社会,这所学校和其它普通学校没有区别。“那时,我们也就完成使命了。”张平宜同样期待着。

   每周六晚,在青岛一家台资企业园区里都有一堂电影课。20多个来自四川、云南麻风村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看中外优秀电影,分享心得。“大营盘第一届毕业生拿着毕业证欢喜拍照时,一个朋友说,他们快20岁才小学毕业,读完大学得多大年纪啊。”张平宜说,那句话让她萌生创办培训基地的计划。2008年,张平宜利用弟弟在青岛投资的企业,为20多岁才初中毕业的麻风村孩子设立了希望之翼学苑。孩子们白天上班,晚上上课。课程丰富而博杂,观看纪录片、欣赏名画,学习英语、国际贸易等实用课程。张平宜说,“培训主旨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人格教育。我宁愿我们孩子做快乐的农夫,也不做满怀抱怨、不快乐的大学生。”

  3年来,希望之翼学苑已先后迎来20多位学员。木牛、拉且考取了焊工证,周末正在自修电脑辅助设计课程;小学时曾攒奖学金买自行车的阿木,考取了驾照,梦想着拥有一辆汽车;药布一边供妹妹读高中,一边自修,希望可以考取教师证……一张张面孔洋溢朝气、充满向往,与几年前骑在牛背上发呆的少年判若两人。

  “在台湾住一段时间,我就会想我们孩子。”张平宜说,自己最难割舍的是和孩子的情。第一次领到薪水,木牛拍着300元的巨款说:“张阿姨,想吃什么随便点!”张平宜大笑:“你当我是猪?”害羞的雄地只敢在短信里称张平宜“阿妈”,他会贴心地在“阿妈”的手机里存入多支舒缓乐曲,以帮助失眠的张平宜安然入睡。

  张平宜更盼望孩子们懂得感恩惜福,“他们不是回馈到我们这些人身上,而是回馈给社会。”2009年,拉且从青岛回到大营盘,三周的休假,他几乎每天都到幼儿园去,义务给小孩子上课。木牛说:“我会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给需要的人以帮助。”希望之翼协会工作人员葛淑玲最感欣慰的是,正在读初二的阿静立志要考师专,到偏远乡村教书,“她知道,乡村孩子们最需要什么资源,她也是用这些资源长大的。”

 

   “我对学生的惩罚是让他们喝苦咖啡,奖励是加上糖的甜咖啡。”张平宜诡异的笑着说。“现在有几名学生都会为我煮咖啡了。”在一个多小时的面对面交谈,在场采访时候大家也包括张平宜最为激动流泪的时候是大家共同看了张平宜所办的学校第一个学生毕业典礼的短片。我们看到了大山中的孩子清澈并且淳朴的面孔,许多的孩子脸上挂着喜悦和恋恋不舍的晶莹泪花,缤纷灿烂的礼花在夜空上绽放,围着篝火,大家跳着欢乐的舞蹈的时候,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世界上最美丽的画面。老师和学生相拥而泣。而在天空上的礼花相映在他们脸上纯洁和晶莹的泪花上,使孩子天真的面容闪现出了五颜六色的光彩。短片真实反映了当时他们的心理。这是对张平宜工作最大的肯定,可惜我没有把这段短片copy下来放到网上。在场一片响起了一阵低低啜泣声音。网络达人平静的海(隐去真名)上前和张平宜热泪相拥,轻声叫了一声张阿姨。全场响起了发自内心的掌声。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张平宜
 

    如果不是因为微博的传递,我还不知道张平宜的名字,也不会知道历时十一年的爱心播撒与道德绵延。这是一种无须求证的善良与担当,即使要是有什么“动机不纯”的质疑,十一年的坚持也足以证明张平宜精神力量的伟大与道德信仰的坚定。或许张平宜在这十一年里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成就自身道德的辉煌,就像她只会用最平实的语言描述“读书”对孩子们的意义:读书是种天分,并非人人适合,但每个人都应享受义务教育,具备基础素养,这9年里学到的东西,可以让孩子的后30年过得更有尊严。道德的力量发轫于精神信仰,这种信仰凭借无形的善念和有形的善行构筑并维系起了整个社会的人文伦理,不论赞美或不赞美,它都在那里。就像张平宜,默默无闻地呆在麻风村十一年,付出了大把的青春与金钱,不管媒体有没有发现她,不管微博有没有记录她,她都一如既往地努力用自己的善行去帮助那些孩子,努力让他们获得生命的尊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十二年风雨,大营盘秀丽依旧。不同的是,每天清晨,袅袅炊烟中,孩子们踢踢踏踏的脚步声、稚气而杂乱的读书声,温柔地唤醒宁静的乡村,在这里有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理性和感性的融合体,行走在新闻一线勇敢的女斗士。自爱自强自力并且散发出如此强烈母爱的女性。麻风村孩子们的母亲。始终对于麻风村公益事业锲而不舍的华夏儿女,张平宜,你是中华儿女骄傲! 

 

话题:



0

推荐

张友平

张友平

39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一名医务工作者

文章